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草塘馨风电子刊的博客

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诗言志,诗歌抒发人的心志,承载着人的感情和精神。即使用最鄙陋的文字去描写诗歌,也是一种精神现象,就好像无形的清风,能灌注在每一个现实生活的罅隙里。汉语诗是中国文学的结晶和发祥,有自己独立的生长体系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新诗,一脉相承。

【草塘馨风】2017电子月刊第8期《馨风之缘》栏目《让阅读走进心灵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回归教育本真》 作者:老牌子  

2017-08-17 13:52:02|  分类: 2017第8期馨风之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|

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        


 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

作者: 【草塘馨风】2017电子月刊第8期《馨风之缘》栏目《让阅读走进心灵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回归教育本真》 作者:老牌子 - 草塘馨风电子月刊 - 草塘馨风电子刊的博客       【草塘馨风】2017电子月刊第8期《馨风之缘》栏目《让阅读走进心灵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回归教育本真》 作者:老牌子 - 草塘馨风电子月刊 - 草塘馨风电子刊的博客 责编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
让阅读走进心灵—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回归教育本真  


         阅读的本意是与作者的思想形成共鸣,进而品味、体会、内化为自己的文学修养。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,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: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,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,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。这其实是给阅读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,即在阅读的时候学会文体的写作方式、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、这种文体表达文章思想的方法。这是一个由浅入深、由外而内的学习过程,同时也是我们阅读教学应遵循的教学过程,是阅读的本真。那么,到底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,使之有实效、接地气呢?
       一、 阅读应逐次分层
       1.教师范读。
       教师范读的本意在于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、理解句意,并能大体了解文章的思想表达。教师的范读要求有一定的语速、咬字清晰、文章情感表达到位。所以,在阅读的过程中,可以选择音乐来搭配突出文章情感,也可以运用辩论来突出文章主题,或是模拟文章情境分角色演绎等,进一
步凸显文章的主旨。采用这样的方式方法,更能让学生从情感或内需上提升和延长注意力,也能弱化学生之间的差异。
   2.集体朗读。
       集体朗读的好处在于,发挥集体声音共鸣的效果,让孩子被动地去接收文章的字义、句意和生字词读音,进一步明确文章字句的含义和整体意思。集体朗读,解决了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这个问题,使被动的学习通过集体阅读的方式逐步转向主动的阅读。选择集体朗读,我们的目标就需要有明确的定位,即解决生字词这个教学重点,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大意,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,拉近文章思想和学生个人理解之间的距离,基本上解决了所有层次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难题。
       3.默读、分角色朗读。
       当文章已经熟读之后,就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。默读专注于学生个人对文章进一步的理解,它承载的是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,所以采用默读就对文章内容有一定要求。比如《黄山奇石》这类景物描写的文章,需要的是学生个人对美的理解,从而在默读中与文章内容形成共鸣,进而理解文章思想。
       分角色朗读则专注于学生对文章角色矛盾的理解,将矛盾从文字的描写展现为语言、动作、神态之间的冲突,使矛盾直白化。如《司马光》一文,可以让学生分演司马光和缸里的小朋友、缸外的小朋友,着重凸显掉进缸里那一刹那每个角色的神态、语言、动作,使死的恐惧、对生的向往直透学生心灵,最终实现生命教育。
    二、 阅读应内化情感
       1.读进去,悟出来——他悟化自悟。
       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,应对文章的教育意义进行阐释,使学生明白文章之外的含义和自己学过这篇文章之后应体悟的意义。这里需要教师将自己的人生阅历与文章本意进行共鸣,形成故事事件类的讲解,便于学生从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定位,形成自己的初步体悟。如《司马光》一文,文字本身不多,但最后对于生命的教育意义升华很高。在分角色朗读时,教师应对每个角色的表情、语言、动作,进行故事性分析解读,从人的生存本能出发,淡化对死亡的恐惧,突出对生命的向往,从而阐释生命的意义。这样一个走心的体悟过程,才能实现生命教育的意义。
       2.扪心自问——自悟变升华。
       扪心自问,要的就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这些浅显道理进行习惯性的体悟,从被动的习惯养成到下意识习惯体悟,使学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受到教育。如《司马光》一文,生死间有大恐怖,但对于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,体悟不到或是体悟很浅。我们教学完这一课后,学生的体悟基本都是对生命的热爱和注意安全等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形成主动的下意识体悟习惯,就会有一个换位思考、反思、慎行等思维过程,最终有一个成熟的思考和体悟,形成修身、养性的主动习惯。
       阅读应体现教育的意义,还原出阅读的本真。所以教学的方式、手段、方法等,都应围绕这一中心进行,不能替代,不能偏离,不能因为小学文章的意义浅显而忽视教育的目的和阅读的目的,更不能因为学生的生理和阅历忽视情感的体验与习惯的养成。




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             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     http://ctxfdzk.blog.163.com/




边框、图片制作:青竹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