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草塘馨风电子刊的博客

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诗言志,诗歌抒发人的心志,承载着人的感情和精神。即使用最鄙陋的文字去描写诗歌,也是一种精神现象,就好像无形的清风,能灌注在每一个现实生活的罅隙里。汉语诗是中国文学的结晶和发祥,有自己独立的生长体系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新诗,一脉相承。

【草塘馨风】2017电子月刊第6期《 杂文漫谈》《格律诗词写作基础纲要》 作者: 周彦烨  

2017-06-10 23:14:14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

         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
     作者:周彦烨【草塘馨风】2017电子月刊第6期《 杂文漫谈》《格律诗词写作基础纲要》 作者: 周彦烨 - 草塘馨风电子月刊 - 草塘馨风电子刊的博客           【草塘馨风】2017电子月刊第6期《 杂文漫谈》《格律诗词写作基础纲要》 作者: 周彦烨 - 草塘馨风电子月刊 - 草塘馨风电子刊的博客责编:青竹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
          格律诗词写作基础纲要


格律诗词写作要理解和掌握的格式、运用、声韵、艺术手段的基本要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格律诗词的格式

1. 格律诗的概念。格律诗,也叫律诗,是指与古体诗和现代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,它是受一定格律限制的一种诗歌体裁。它盛行于唐代,一直沿用至今天。

2. 近体诗分类。近体诗有七言律诗(七律,七字八句)、七言绝句(七绝,截取四句,“绝”即“截”意)、七言排律(超过八句,双句结尾,格式循环)、五言律诗(五律,在七字位中去掉前面两个字位,五字八句)、五言绝句(五绝,截取四句)、五言排律(超过八句,双句结尾,格式循环)。

3. 七言五言律诗格式排列:

 

七言五言律诗格式排列表

 

  

七言平起格式

七言仄起格式

 

 

1 2

五言仄起格式

 

五言平起格式

1 2 3 4 5

1 2 3 4 5

3 4 5 6 7

1 2

3 4 5 6 7

平收式

1

仄仄平

平平

仄收式

平仄

平平仄仄

2

平平

仄仄平

3

平平仄仄

 仄平仄

4

仄仄平

平平

5

平仄

平平仄仄

6

平平

仄仄平

7

平平仄仄

平仄

8

仄仄平

平平

     注:表中画下横线者为可平可仄字位,红色“”字为押韵字位。第一句只选用一式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4. 七言律诗的两种格式和四式起句。第一种平起格式,起句分平起平收式和平起仄收式两式;第二种仄起格式,起句分仄起平收式和仄起仄收式两式。 “起”和“收”是指第二字和第七字。

5. 格式各句的关联和要求。单句与双句(如第三句与第四句相接)排序为对句,双句与单句(如第四句与第五句相接)排序为粘句。对句平仄相对,粘句平仄相近。各句末字,除平收式首句外,单句仄声,双句平声,凡平声押韵,首句平声起韵,仄声起不起韵随意。

6. 格式组合规则。除了平收式首句的不同外,凡对句,下句与上句平仄完全相对;凡粘句,下句与上句,第五字和第七字平仄相对,余字平仄相同。每四句完成一个循环。

7. 句式要求。各句一般使用二二一二、二二二一句式,这里指的是单音节词,双音节词或词组。第三、四句和第五、六句应分别用对偶句式。

8. 七律的变化。变五律,去掉前面两个字位,平起变成仄起,仄起变成平起。变排律,不论七言五言,按各句格式排列要求,往复循环至双句结束,句数不限。

9. 绝句。绝句是截取两联写成四句的律诗体。按有无对偶句认定截取哪部分。下联配对偶句的称截取前二联;上联配对偶句的称截取后两联;都不配对偶句的称截取首尾两联。    

10. 词。词是按照词牌固定平仄格式填写诗歌语言的一种文学体裁。词有许多词牌,尽可能依内容的情景选择词牌,如写欢乐情景的用《清平乐》之类,写伤感情调的用《诉衷情》之类,写优雅景色的用《满庭芳》之类,当然这只是尽可能,无规定。还要参照前人的作品正确运用句式,如一字逗、二二一、叠字、对偶等句式。

律诗格式的运用

11.“不论”和“分明”。每句各字位,可按有条件的“一、三、五不论,二、四、六分明”的原则办。“不论”的条件是忌“犯孤平”和出现“三平调”。

12.  “犯孤平”。指不要犯除末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“孤平”句。即“仄仄平平仄仄平”句,如果第三字活用了仄声字就是犯孤平。

13. “三平调”。指不能出现后三字连续三个平声的“三平调”句。即“平平仄仄仄平平”句,如果第五字活用了平声字就出现“三平调”。

14.变格句式。将“仄仄平平平仄仄” 句改为“仄仄平平仄平仄”是允许使用的变格句式。

15.避免“失对”、“失粘”。 “失对”是在对句中失去“平仄相对”的规则。“失粘”是在粘句中,失去平仄相接的规则。“失对”和“失粘”都是在句子中错用平仄的现象。

16. 减少“拗救”。 “拗救”是在不能活用的字位上活用了平仄,在本句自救或对句相救,把能活用的适当字位调整平仄。为纠正“犯孤平”进行本句自救是可行的。对“失对”、“失粘”进行对句相救也是允许的,但是,这种调整,应力求避免“三平调”则只能避免

诗词声韵的运用

17. 平仄声分类。声,指语音高低的声调,是平声和仄声的分类。今汉语声调分1声阴平(妈,55调),2声阳平(麻,35调)、3声上声(马,214调)、4声去声(骂,51调)。阴平、阳平属平声,上声、去声属仄声。声调的高低称为“调值”,如阴平声是55调。

18. 古汉语的平仄声。古汉语分平声()、上声()、去声()、入声()四声,入声属仄声,但今音已无入声,入声字有接近半数进入了平声。但南方方言(如广东话)多保留古入声。

19. 广东话声调。广东话保留古读音,声调同为平、上、去、入,各分阴阳,另多一个中入声,共九个声调,也称“九音六调”,保留了入声。阴调的,1声阴平(5553调)、2声阴上(35调)、3声阴去(33调)、归入1声的阴入(5调);阳调的,4声阳平(11调)、5声阳上(13调)、6声阳去(22调)、归入6声的阳入(2调,)、归入3声的中入(3调,)。1声阴平()、4声阳平()为平声,其余为仄声。(书字用广东话读音)

20. “‘中华’二字平仄分辨法”。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方言(如广东话),都可采用“中(阴平)、华(阳平)”二字声调的简易平仄分辨法,凡与“中”或“华”二字声调相同的是平声,不相同的是仄声。这对使用方言(如广东话)者最方便。若使用普通话的,则要注意进入平声的入声字,为准确起见要查韵书。

21. 分别看待入声的使用。因今音无入声,对进入了平声的入声字需要分别看待:鉴赏古人作品,作仄声使用正确,不能视为误用;对今人作品,使用平水韵的,不能作平声使用;使用新韵的,可作平声使用;无论使用旧韵还是新韵,填词要求用入声押韵的必须依要求使用入声。

22. 普通话与广东话的声调对照:

 

         普通话和广东话声调对照表

   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普通话

名称

阴平

阳平

  

  

广东话入声

代字

调号

1

2

3

4

调符

ˉ

调值

55

35

214

51

广东话

名称

阴平

阳平

阴上

阳上

阴去

阳去

阴入

阳入

中入

代字

调号

1

4

2

5

3

6

1

6

3

调值

5553

11

35

13

33

22

5

2

3

注:广东话不用“调符”,只用调号。


23. 押韵和依据。韵,指汉字音素的韵母,押韵是指在格式中应押韵的字位,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。律诗押平声韵,词牌押平声、仄声、入声韵都有。古人写诗填词依据平水韵,今人也多依据平水韵,也有人提倡依据新韵。

24. 平水韵。起源于南宋山西平水人刘渊依据《广韵》编的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》和王文郁编的《平水新刊韵略》,其音韵实为唐音。后清康熙年间依据平水韵再编出《佩文诗韵》,其韵部分106部,其中平声韵30部,分两部分:上平声,一东、二冬、三江、四支、五微、六鱼、七虞、八齐、九佳、十灰、十一真、十二支、十三元、十四寒、十五删;下平声,一先、二萧、三肴、四豪、五歌、六麻、七阳、八庚、九青、十蒸、十一尤、十二侵、十三覃、十四盐、十五咸。其中上声韵29部,去声韵30部,入声韵17部。平水韵使用者写诗通常不通押,填词可以通押。平水韵的读音跟现代汉语不尽相同,且有许多韵部完全可以通押,通押后不大影响朗诵效果。

25. 新韵。新韵是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编写的诗韵,主要有《中华新韵》和《诗韵新编》,其中《诗韵新编》分列十八个韵部:一麻、二波、三歌、四皆、五支、六儿、七齐、八微、九开、十模、十一鱼、十二侯、十三豪、十四寒、十五痕、十六唐、十七庚、十八东。新韵归并了平水韵可通押的韵部,可同时运用于诗词。

26. 词韵。词韵也使用平水韵,相对而言,“写诗声宽韵严”,“填词声严韵宽”,填词对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韵部一般都可以通押。后人填词,以清代戈载的《词林正韵》为依据。《词林正韵》把平水韵的一百零六个韵部中可通押的韵部归并为十九个韵部。其中平、上、去声十四部,入声五部。

27.方言与普通话。南方与普通话相对而言的语音称方言,包括吴、闽、赣、湘、粤、客家方言。普通话语音体系不论在北方还是在南方,称北方方言。南方方言大体保留唐音,故南方方言(如广东话)区作者使用平水韵容易掌握。而北方自南宋开始发生较大的语音变化,元编《中原音韵》与唐音(平水韵)分离,开始失去入声,成为早期的北方方言并延续成为今天的普通话。今天,北方方言仅有少数地区保留少量古入声,故北方方言区的作者,用新韵容易掌握。

28. 分别看待诗的押韵。鉴赏前人作品,以平水韵作依据,一般押同一韵部的韵,对偶尔有可通押的两个及以上韵部情况的,不宜视为误押。对今人作品或自已写作,使用平水韵的,要押同一韵部的韵,但不必排斥用可通押的两个及以上韵部的韵;使用新韵的,押新韵的同一韵部的韵。

29. 分别看待词的押韵。填词“声严韵宽”,使用平水韵的,以平水韵作依据,押可通押的多个韵部的韵,或以《词林正韵》为依据,押同一韵部的韵;使用新韵的,押新韵的同一韵部的韵,今音韵母相同或相近即可,但对规定使用入声押韵的(如《满江红》),必须依词牌要求使用入声韵。

30. “新旧分明”。 “新”,指使用新韵,“旧”,指使用平水韵,有些作者在作品中标明使用“平水韵”或“新韵”,这就是“新旧分明”,但总体上按传统的旧平水韵写作者居多,主张“旧韵从严”。

31. “古今相容”。 由于体裁传统与语音变化的互相牵制,产生一种“古今相容”的观点。其观点认为:在遵循平水韵和格式中,允许灵活运用,不必弃古非今,可以古今相容。他们以平水韵为依据,坚持正确使用入声,同时又根据语音的变化,不拘泥于古音,不排斥个别在诗词中分入平声的入声字作平声使用,允许押可通押的两个或以上韵部的韵,今音韵母相同或相近即可。对古今语音不同的字,除必须保留古音者外,优先选用今音。语音以普通话为基准,对入声可查韵书或借助方言,同时注意不要因声失意。其主张是“旧韵从宽”。

32. 古今语音的处理。今人审声用韵,依旧平水韵的倾向于古音,依新韵的属于今音。由于写的是传统体裁作品,依据平水韵的,韵书毕竟还是古音,不少字音今天已经发生变化,除入声外,应以今音为准。即使使用方言,也应以今音为准,除入声外,靠拢普通话语音。依据新韵写作的,自然就以今音普通话为准了。  

33. 韵书的使用。韵书是写诗填词审声用韵的依据,若恐平仄、入声、押韵是否准确,可查韵书,查韵书还有利于通押和选字。不过,今人写作是写给今人看的,一般以今音衡量就可以了,不必字字查韵书。一读出字音,就能分出平仄,是否押韵,就看押韵的字是否韵母相同或相近。

34. 审声用韵总原则。用旧韵的,以平水韵作依据,用新韵的,以新韵为依据,并必须依据相同的格式要求写作,不允许只凑上字数有点顺口就称七律、五律或什么词,尽管这是一首好诗。

诗词写作的艺术要求

35. 艺术要求。一首好诗词,应该达到概括生活,高度集中;想象丰富,感情强烈;语言精炼,韵律和谐的要求。要达到要求,除了要符合格式外,就要适当运用艺术手段。

36. 艺术手段的赋、比、兴。作品是利用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,使其达到以物言志的境界,故写诗,有“诗言志”的美誉。要达到这个高度,就要调动赋、比、兴的艺术手段。

37. “赋”。“赋”就是叙述描写, 满腔热情叙述事件,直抒胸臆表达感情,要能够从作品的叙述描写中,体会出作品的高度和意境,叙事诗运用得较多。

38. “比”。“比”是“以彼物比此物”,借甲物喻乙物。指的是要有比喻,就是用别的相关事物比喻自己想说的事物和思想感情。不运用比喻,全诗均是直白之词,就显得苍白无味,缺乏意境。

39. “兴”。 “兴”是“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”。指的是你想说的东西,不一定一开头就直接说出来,可以先说与你想说的东西有关联的其他事物作开头,然后才引出你想说的东西。

40. 参看前人作品启发自己。前人给我们留下丰富的作品财富,通过参看前人的作品,从中体会写作的格式运用和艺术手段的调动,比较自己的作品,找出差距,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。

《纲要》所述,观点可有不同,供共同探讨。

    

O一七年三月十三日



          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              【草塘馨风】2016电子月刊第10期《栏目》《作品名称》 作者:     单篇统一边框 - 青竹 - 青竹的博客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ttp://ctxfdzk.blog.163.com/




边框、图片制作:青竹
原创地址:
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2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